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70 (第3/4页)
是看人和气。 帮人打下手怎么了,那是热情友爱 众人脑洞全开的同事也认真的开始看视频。 接替男神的那个人,从一个小架子上,取下了一只一只有点像是画笔的笔,在墨汁中轻轻点了点,黑色的墨汁像是乳燕投怀一般迅速的爬上笔头,形成黑色与白色的交织。 莫名的……好有艺术感。 那沾着墨汁的笔移动到了白纸上,以大家前所未见的手法捏着笔,让笔于纸面几乎成九十度。 一群智商太高的物理帝纷纷开始科普,墨水、粘稠度、引力、动物毛之间的物理学关系,延伸到了这种握笔角度的必要性。 柔软的笔头在触及白纸的一瞬间,突然给人一种刚硬的感觉。 等再一眨眼,一个弧度饱满的,点就出现再了大家的面前。 白纸黑字,那个点是那么的显眼。 稍作停顿后,那只笔再度动了起来,画面呈现出两部分,一部分是正面,拍摄了宁桦挥毫的姿态,那长得笔直的身形,笔直的笔杆,一种堂堂正正的气势酝酿其中。 仿佛什么都不能压弯写字者的背脊,什么都不能让那只笔直的笔倾斜。 而毛笔的婉转之姿,却略微柔和了其中的“直”,让这份堂堂正正中飘散着一股中洒脱的排异之感。 写字的姿态夺人眼球。 写出来的字也是那么的让人舒心。 作为华夏人,总是喜欢在第一次这样的比较有意义的情况下,讨个好彩头。宁桦没有写在书法界颇有重要地位的永,而是写了一个福。 一个行书的福。 目前为止只看过各种印刷版的观众们,立刻对这个人书写出来的字觉得那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