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9 (第1/4页)
一部由历代凌家传人串联而成的华瓷年鉴。 而凌家的传世手札共有上中下三卷,上卷为识珠,中卷为藏锋,下卷为补遗。分别说的是瓷器的鉴定、伪装和修复。 凌照夕不知道在她死后凌家哪一代出现了意外,手札的中卷竟然遗失了。不过也幸亏如此,否则保不准也像上下卷那样被贺望城那个无耻之徒算计。 瓷器作伪,分为两个方向,一是以真作假,一是以假乱真。前者,开山祖师便是凌家的祖上。其后出现的几家流派,手法、套路等也大都由凌家这里衍生而来。是以,即便凌家人不敢拍胸脯保证能辨识出所有做了伪装的瓷器,七八成的信心还是有的。 然而,辨识出是一回事,能否剥开伪装恢复真容又是另一回事。 换句话说,就算你认出了一件瓷器是上了伪装的真品,但只要伪装剥不下来,那么这件东西拿到哪儿都只是件伪装效果下的“赝品”。 站在凌照夕的角度看,上伪装容易剥伪装难啊。 尤其是刚淘来的这件。 连罗老这样级别的人物都看不透它到底仿制于那个年代,可见真身上面不知加了几层伪装。 这瓷器的伪装层不似古墓,地层一个时期累压着一个时期,通过土壤断层就能判断古墓的年代。如果非要做个类比,那么它更似作画时颜色之间的渗透间色,伪装层之间也会在作用下出现物质互侵,最终呈现这种“N不像”的状态。 达到这种状态,最起码也要上过三层伪装。 剥离是个苦差事,过程中需要精神高度集中,且必须一气呵成,不能分段作业,耗时时间相对又较长,所以,对cao作者的要求相当高,技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