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始皇家的好圣孙 第52节 (第1/5页)
“耕战六国皆以为重,唯秦一统,我认为,盖因为秦强于君,强于吏,强于法!” “秦国罚重,六国罚轻,秦国赏轻,六国赏重。 可秦国罚重,庶民重臣一视同仁。不会多上一分!六国罚轻,贵族轻而庶民重。 秦国赏轻,庶民功劳亦不会少上半分,六国赏重,却是贵族重而庶民轻。 秦以首论功,三日不能论功,当地县吏就要受到责问,七日不能论功就要受到责罚,六国亦有军功爵制,可杀敌以后,功劳或被侵吞,或迟迟不能发放。盖因为秦国吏清法明,虽重罚轻赏,但黎庶亦分毫不少。” “而六国,并非无雄主,雄主在位,能臣辅佐,六国先后皆有霸业。 但雄主之后,亦有昏君,唯秦代代雄主,六国只求割据霸业,唯有秦君以求一统,故秦胜六国亦胜在君。”赵泗发出了自己的看法。 这些日子读书并非没有收获。赵泗对这个时代已经有了一点自己的认知。 秦国,边陲之国也! 耕战之重,也并非秦国最先。 秦朝先天条件并不是很好,六国很早之前就相继提出过重耕重战的军功爵制度,并非是商鞅变法以后才出现。 六国也先后因为变法吃到过红利,成就过一番霸业,秦国绝非先驱。 秦国玩的这一套,其实也是前人之惠,但为何唯有秦国并不是成就一番霸业,而是一统天下? 赵泗认为,问题就出在吏,法,君上面。 首先秦朝对于律法的普及不遗余力。 其次秦朝的吏员队伍庞大而且业务能力熟练。 最后就是秦朝的君王能够不遗余力的贯彻。 不管是军功爵也好,还是律法也好,能够落在实处才是真的。 六国在亡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