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历史同人)盘点千古风流人物 第96节 (第1/6页)
他感觉肩膀上的担子稍稍轻了点,再也不用担心哥哥横冲直撞惹了贵人。 因为,现在哥哥就是那个贵人。 不久,宋神宗召见苏轼。 苏轼来的时候,宋神宗还在看奏折,上面写着苏轼在黄州的政绩。 宋仁宗觉得苏轼是个宰相人才,但宋神宗觉得苏轼诗词写得好,政治能力很一般。天幕说未来有学者说苏轼是国士,宋神宗有些不以为然。 俗话说眼见为实,他于是派人调查苏轼的所作所为,精确到每一件事。 看完之后,宋神宗的眼神有点不一样了,苏轼最近在黄州居然救了很多女婴。 黄州居然有这么恶毒的习俗吗?他有点难以置信。 他见苏轼到了,慰问了他几句,随后便直击主题:"爱卿最近为什么要在黄州救女婴?那里很多人丢弃婴儿吗?” 苏轼点头,一五一十说道:“这种风气,战国时期就有了。最近黄州逢灾年,经常有人把女婴丢弃在路上,还有用洗脚盆溺死的。 臣见之不忍,于是给太守写信。可是自古以来,官府都不管这事。臣只好联合当地的商人,开办育婴堂。” 苏轼在黄州是个贬官,并不富裕,穷到都只能吃猪rou了,还去捐款救济女婴。可是个人的力量太稀薄,手头很快没钱了。 苏轼于是拉着当地的富人成立了基金会,哪家生了 女婴,就主门说不要淹死。他们送钱送米来养如果还是要手女婴那就送去吝坚堂木齐。如木址本文 人安,加以达太月安全。 他说的轻飘飘,可是商人重利,不干赔本的生意。苏轼能拉来这么多投资,其中难度可想而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