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一十三章棉甲的实用性 (第2/4页)
给大清的皇上。 献给……他的父亲! 费扬古要运作他继承正蓝旗旗主之位了,对于此时的他来说,军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辰泰麾下诸将闻言,纷纷抱拳领命,然后开始准备出兵事宜。 大量的士兵,战马,以及民夫,从天津城内开出,顺着官道,向着大沽口而去。 在清军的行军队伍中,那一门门由驽马拉动的火炮,最为显眼。 这些火炮的炮身黝黑,散发着金属的光泽。 沉重的炮身为了转运方便,以及可以在战场上快速调整射击诸元,还搭配有清廷模彷大明的炮架,炮车等配套设施。 这些火炮的炮尾部位,铭刻着一行文字,表明了这些火炮的出处。 大清景山造办厂督造! 没错,这就是清廷景山铸炮厂铸造出来的火炮。 形制上,基本上就是模彷的明军的火炮! 虽然由于清廷和大明相比,在材料,以及铸炮工艺等方面的差距,清廷的火炮在性能方面,比不上明军的火炮。 但和清廷以往所惯用的各种大小火炮比起来,这些新铸火炮的威力,那也是相当可观的。 清军浩浩荡荡的向着大沽口压去,明军布置在天津城四周的明哨暗哨,不断的向大沽口发出告急警报。 正在继续修建大沽口要塞的明军,迅速开始做起了战斗准备! 士兵们开始披甲,然后准备进入防线布防。 基层军官开始给底下的将士们做动员,高层的将领们聚在一起商讨军略。 停泊在大沽口外的明军舰队也是做好了战斗准备。 船身上,面向陆地这一侧的炮窗全部打,一只只黝黑的炮口从炮窗内伸出,散发着摄人的光泽。明军在岸上的火炮力量不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