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六章 钢铁革命 (第1/5页)
兖州。泰山郡。牟县。 视察了矿场,陶应带着颜良,在尹礼的陪同下,一路来到牟县城外一处四面环山处,这里是按照陶应要求选的一处隐秘之地,作为陶应的炼钢基地和兵器制造基地。 炼铁的高炉已经做好,一共有二十个炉膛,大同小异,但却各有特点,是二十位冶炼师傅融合陶应提供的方法,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指挥人修建起来的。 塔读小说APP,完全开源免费的网文小说网站 陶应作为一郡之守,他要做事,那显然是官方的,自然不会小家子气,怎么也得比民间的冶炼作坊要大得多。 陶应看了看这些高炉,根据后世的一些经验,在密封方面又做了要求。 这个时代炼铁一般都是用木炭,之所以不用煤,或许是尚未发现煤的好处,或许是因煤矿、铁矿多硫,铁要是加入了硫元素就会非常脆,炼制的基本上都是废铁,所以大家情愿用昂贵的木炭炼铁,也不用煤炭。 但脱硫对陶应说来根本不是秘密,加石灰石就可以了。 再说,这可是后世的莱芜、新泰地区,遍地都是煤,若不利用,才是傻子。 陶应将此方负责每一处炼钢炉的二十位负责人叫到一起,给他们讲解了一些灌钢的技术。 这些人都是原散布在泰山郡各处的黄巾流寇,因有一技之长,才被选中带到这里,为的就是专门替陶应制作兵器。 一郡太守亲自给他们讲解炼钢技术,这些冶炼师傅个个可是受宠若惊,学得非常细心。 其实陶应也只是懂得一个大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