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唐后,导师和我面面相觑_第1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5节 (第1/7页)

    南唐尉迟偓《中朝故事》:“天街两畔槐树,俗号为槐衙;曲江池畔多柳,亦号为柳衙,意谓其成行列如排衙也。”

    第17章

    “公主可识字?”颜真卿将李长安带到他的书房,给她安排了一副适合小孩的桌椅。

    李长安乖巧无比道:“先生可唤我长安或者安娘,我字差不多认全了,只是写得丑陋。”

    她在悄悄打量颜真卿。

    如今的颜真卿只有二十七岁,能在这个年纪做到校书郎的位置可谓是年少有为,只是虽然年纪不大,可他总是紧绷着脸,显得年少老成。他又生了一双剑眉星目,挺拔鼻梁,脸部线条分明,眼神极为端正,目不斜视,更显得严肃认真。

    这种严肃不仅体现在他的脸上,还体现在他的仪态上,他身材修长,腰背挺直,腰带掐着浅青官袍,官袍上面甚至连一丝褶皱都没有,许是不在衙门的缘故,颜真卿并未佩戴官帽,而是带着幞头,发丝整整齐齐拢在幞头下面,露在外面的鬓角也整齐乌黑。

    的确是能上马提刀的模样。

    “礼不可废。”颜真卿拒绝了李长安让他喊自己名字的建议。

    行吧,毕竟这位是被唐肃宗李亨慰勉“偶尔不守礼可以宽容一下”,把百官都吓得严肃守礼起来的狠人,李长安也就不坚持让颜真卿喊她名字了。

    “既然公主已经识字,那今日便从《论语》学起。”颜真卿转身从书架上抽出一本《论语》来,“此书是我亲笔抄写,公主平日也可对照此书习字。”

    颜真卿的真迹!一整本!

    李长安双手捧着接过这本《论语》,觉得自己激动的都快喘不上气来了。

    这可是颜真卿的真迹啊,还是流传最少的颜真卿早年书法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