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0 (第3/4页)
之。”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这种模糊的理解,造成了华夏文明的璀璨,哲学思辨层出不穷。 但是,这种传授知识的方式,其实是站在“未知”的角度上。 不知道真相到底是什么,不知道真理到底是什么,只是站在各自的角度,去揣测未知。 庄子,墨子,韩非子,杨朱,祖冲之……这些创造华夏文明的大贤,理智的认为,他们的思想,学术,都有重大的缺陷,只是揣测未知,因此克制的没有给他们的学术标上“真理”,他们允许和鼓励其他人质疑他们,超越他们,颠覆他们。【注2】 因此,只传授基本的理念,基本的修炼心法,鼓励弟子们产生新的想法,走出不同的道路,这是修真界延续了几万年的基本思路。 尽管如吴长老周长老等人,其实并没有认识到这个基本思路的包容性自谦性和伟大性,但他们完美的把这个思路当做唯一的道路,坚定不移的走下去。 胡寒珊却不同,她来自另一种教育理念下的国家。 现代文明的基础,就是通过无数次的验证,无数次的试图推翻,最后找出“真理”。 “真理”就是绝对是对的,不怕质疑,无法颠覆。 现代文明的每一次进步,都是站在有人勇敢的提出,我说得是“真理”之上。 这种近乎“唯我独尊”垄断一切的教育方式,却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那就是吴长老坚决反对的,“快速复制”。 修真*世界可以用几百年几千年,等待一个天才出现,然后把资源都堆到这个天才身上,把他推到整个修真界的顶点,期待他开创未来,带动变革。 在修真者看来,多几个人修炼到筑基,修炼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