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回国建厂_八零年代回国建厂 第1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八零年代回国建厂 第16节 (第2/7页)

法实现流水作业,肯定会非常困难。

    可是他们本来生产自行车的速度就不快,就没办法跟麦芒自行车厂做比较。

    九十九美元的价格,代表着他们每卖出一辆自行车,可以获得之前卖出五六辆自行车的利润,虽然成交总额可能会降低,但是利润率上来了。

    深夜离开的时候,所有人都觉得自己收获颇丰,今天晚上大家都不睡觉,加班加点把这个流程搞出来,明天就按照这个思路去宣传自行车。

    可惜的是,今天已经太晚了,没办法去大学里把美术生抓来跟他们一起加班,不过没关系,他们可以明天一大早就去抓。

    从李麦芒这里离开之后,他们又开了小会,说好的全球限量,那这个他们是真心实意的,世界名画,大家分一分,生产的时候不要重复了。

    第二天羊城秋交会上,所有工厂的负责人发现,自行车厂展台居然合并了,而且还有学美术的现场作画,就在自行车上画。

    这样的场景自然吸引了其他人前来围观,效果是显著的,全球限量是有用的,几乎所有的工厂都拿到了或多或少的订单,总体算下来,比他们之前想的订单还要多。

    有李麦芒给他们背书,买家不担心专利纠纷问题,有些小厂来的时候就没想过能拿订单回去,毕竟,没订单是常态,有订单才是意外。

    之前还对李麦芒破口大骂的工厂全都改口,夸她是个小机灵鬼。

    “你说,这洋鬼子坑起自己人来比咱们还要狠啊。”

    “啧,别瞎说!”净说些大实话,这大实话能说出来嘛,自己知道就行了。

    这趟秋交会,自行车厂成最大赢家,几乎所有的自行车厂都开开心心回去的,回去开会,这学习来的经验当然要分享给大家。

    李麦芒回去的时候却有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