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76 (第2/4页)
上学之事,得知已经有投资商资助建了小学。陶清风沉吟后,拿出两千万,搭建一所性质类似于小型图书馆的“书院”。这个项目没有收益,算是慈善捐款。书院里放着从藏兵洞里起出的碑,这是一篇作者姓甚名谁已不可考的碑文,伫在书院中桂蔼桐荫中,平添了几分古香雅韵。 “就叫‘清风书院’吧。”村中老支书笑眯眯地说。 那条把天堑变通途的跨江大桥路,已经被命名为“清风路”,这间书院也起该名字遥响呼应。从此后伴随村中孩子成长,再目送他们踏上那条路离开家园,探索外面广阔的世界。 陶清风和严澹站在“清风书院”前,嗅着阵阵桂香,百感交集。 “差一幅对联。”严澹指着匾额两边廊柱空处。 “燕榜眼请赐墨。”陶清风很谦虚地说。 严澹笑道:“我起上联,你来对。要是你对得不好……”他在陶清风腰上轻轻捏了一下,“可是要受罚的。” 陶清风抱臂笑道:“哦?那要是对得好呢?” 严澹又在陶清风腰上同样的地方捏了一下,笑得更意味深长:“那就奖励。” 陶清风扶额,看对方那神色……总觉得并没有什么区别。 严澹提了笔,在纸上写上联,择的是道家真句,不过儒门很多先师哲人,也取其意化过。 “山谷浓艳而莺歌茂,乾坤须臾幻境人。” 陶清风微笑着,提笔续了下联—— “石枯崖瘦而水木落,方见天地真吾身。” 这副对联后来被刻在书院门口,成为许多孩子从小学习文化知识后,认的第一幅对联。 陶清风握着严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