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章 侯霸荣不辞而别 (第2/5页)
一身刚买的青色长袍,准备趁着夜色逛逛,吃点好吃的犒劳下自己。 对于其他随同的昭义军士卒,李守节除了吩咐他们三五人成行,注意军纪外,并没有特地下令把他们拘在馆驿里。 从潞州到晋州这十日行程里,大都时候都是在山地行军,今日难得进入市镇,若是还把人拘在馆驿里,未免有点太不近人情。 非但如此,李守节还兑了银钱,一人赏了约莫几十文钱,供诸人在此地吃喝花销。 连侯霸荣李守节也额外送了他一袋银钱,供他花销。不过刘继忠显然对侯霸荣不放心,特定吩咐几个昭义军士卒随同监视他。 一人只分几十文,并不是他吝啬,实在此番前来,花钱花得有些大手大脚,尤其是在冀氏县那里多呆的三日。 这些银钱本来就不容易携带,他也没想带那么多钱,而且他原以为他爹李筠给他派十来个人随行,就顶天了,没想到最后同行的人数直接翻倍。 也多亏了他爹的妾室刘氏,硬给他的行囊里塞了不少金银铜钱,否则光沿途吃喝的花销就能让李守节坐蜡。 李守节总结这次出行的得失,认为他有两点做得不合理,首先是这次外出低估了山路的难行,以及无法控制的天气状况;其次他没有把握好赏赐的分寸,冀氏县的三日大吃大喝,实无必要。 这种无节制的赏赐有时候反倒会削弱赏赐的效果,今后若是需要赏赐,必须有名义,避免滥赏无功。 这么一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