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假想敌是赵匡胤_第七十八章 重返晋州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八章 重返晋州 (第1/5页)

    在李守节前往晋州的同时,侯霸荣、葛霸、王继升、王昭远和王荣五人也携带钱帛朝晋阳进发。

    他们这两路人就像是起源于同一个起点的两条线,最终会在某个时间点转折交汇。

    李守节建立天工院后,丢给工匠研究第一个的类目就是马蹄铁。

    搞出马蹄铁,这也是他第一次前往晋州的时候就有的想法。

    毕竟现下的优良战马产地一个是河西,一个是河东代北一带,两者都不在大周手里。

    河西已经半沦陷,归义军曹氏自顾不暇,而河东北部也被李家和刘家握在手里,唯一效忠于朝廷的府州折家还被隔绝在外,因此良马来之不易。

    所以在不能有效开源的情况下,节流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如何保护好马匹的持久性是每一个周人将士需要细思的问题。

    在大周产铁量逐渐恢复的客观条件下,马蹄铁的使用就是一个思路转变而已,真正打造堪堪够用的马蹄铁并不难。

    这一次出行,李守节和手下百余人的坐骑统统烙上了马蹄铁,为的就是能够在不损失马匹的情况下,快速移动。

    马蹄铁的制作并不难,但是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觑,甚至略大于马镫的发明。

    马镫的出现,使得骑兵的训练难度大大降低,也使得骑兵的战力大大提升。

    但是若是战事一旦陷入僵持,需要长久作战,或者需要大军长途奔袭,马匹的耗损率就不能忽视了。

    后来元朝能够一直打到欧洲,就离不开这种长途奔袭的利器加持。

    从潞州出发,到冀氏县一百七十多里,相比第一次来的时候,李守节这批人马只用了两日的时间。

    夜宿在乌岭关外,体验过马蹄铁功效的皇甫继明等人围在李守节身边,忍不住地朝李守节恭维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