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34节 (第1/6页)
潭州官场一事真正棘手的地方,是在于如何善后。 首先是一个影响力问题,自永乐朝开始以来,朱棣一直选择的做法都是紧中枢而松地方。 即将各种争斗都尽量控制在朝堂,不让党争或者朝局影响到地方的发展。 所以永乐一朝死的大人物虽然不少,却不像洪武年间太祖爷的那几次大清洗一样,搞得全国上下人心惶惶的。 但此事一旦捅到朝堂上,全国上下势必会掀起一轮大清洗。 潭州不大,潭州从上到下烂到根子里的事情也不大,真正把事情变大的根源在于潭州的军政两界勾结到了一起。 朱棣自登基以来,便致力于军政分离各安其位,毕竟他就是藩王起家,他太清楚军政融合对于国家的危害了。 当一个人有了政权的同时,还能控制军权,那前唐藩镇节度使坐大的旧事就会重现。 唐末藩镇割据的旧事,足以让后世的每一个朝代每一个帝王都引以为戒。 前宋的重文轻武就是最好的例子。 而大明虽然不像前宋那样,将武将直接打压到尘埃里,但对武人的防备也一直没有放下过。 为此,朱棣不惜以五军都督府割裂武人抱团的可能性,又成立内阁专司政事。 现在眼看军政分离一事即将出成果,却忽然爆出潭州的事情,以朱棣的性子,不在全国各地掀起大清洗才怪。 而大清洗就意味着动荡。 但大明现在国内才刚刚踏入稳步发展的道路,外部也还不稳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