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80 (第2/4页)
继任那天,内部就已人心浮动。 在本朝,锦衣卫本是帝王耳目,专行缉拿抓捕之事,只听命于上,完全独立于三司,但到先帝时期东厂势头渐起,在皇帝的默许霞,将锦衣卫压制在底下,就连最高指挥使都要听命于东厂。 东厂最高的职位便是这督公之位,由司礼监秉笔太监担任,皆是皇帝亲信,但当初承明帝年幼登基,不通政务,由太后垂帘听政,于内阁大臣开启了一代盛世太平,于是督公之位也落到太后的亲信手里,后来承明帝独掌大权,确有收回之意,但念及与太后的母子情分,也只能作罢。 前不久,锦衣卫将吏部一个给事中抓进诏狱,这位大人屡次弹劾次辅王如林,因此惹来杀身之祸,但在民间名声极好,是个清官,百姓为其求情奔走,却有有心人从中作梗,让事情越演越烈,还闹出几条无辜的人命,这才惊动了陆坤,他特地翻阅过所谓的贪污证据,看似毫无破绽,天衣无缝,却是太过完美了,处处都可是破绽。 他吩咐锦衣卫把人放了,指挥使陆千表面上遵从,却在放人前一夜,私自匠人活活拷打至死,但百姓岂知里头道道儿,都说是一个新上任的太监在背后捣鬼,收了一个大官的钱,才罔顾真相残害人命,一时群情激动,厂卫在民间的名声一跌再跌,奇臭无比。 而这位太监有传闻,便是他陆坤。 如今因为这桩事,民间是无人不识他,无人不憎恨他,甚至还拿他当覆灭前代的权宦相提并论。 而皇后所指便是此事。 其实出事当晚,陆坤获知消息,立马派人羁押了陆千,本要处置他,陆千却声称完全按照他的吩咐来,拒绝认罪,而他底下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