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我为帝_第二十五章 文臣武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五章 文臣武将 (第2/4页)

,还在于如何举荐其他人才。

    所谓仁以立德,明以举贤,就是这个道理。

    顾承笑道:“既入先生法眼,必自不凡,愿闻其详。”

    以蔡邕的人品,即便与荆襄蔡氏有旧,也不可能推举蔡瑁这样的人。

    顾承实在有几分好奇,他会推举谁给自己。

    蔡邕道:“颍川陈氏,以至德称,闺门雍和,子弟皆名,陈纪有子陈群,长文通雅,义格终始,可有大用。”

    “陈群!”顾承微微点头。

    颍川陈氏亦是天下八大世家之一,颍川一地名士确实太多,加上荀彧荀攸所在的荀氏,八大世家居然出了两个。

    不过汉四百年中,颍川最有名的两人,莫过于张良和晁错,这两人的下场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张良辅助太祖成就霸业,明哲保身,功成身退,晁错为景帝削藩,锋芒毕露,结果被景帝腰斩,身死族灭……

    正因为有前车之鉴,荀氏和陈氏在天下八大世家中算是比较安分的两支,党锢时,陈氏子弟纷纷辞官,如今陈群愿意出仕,也是忠心之表。

    至于陈群本人,他在三国谋士中不算出名,因为没提出过什么奇谋妙计,但他做的一件事,却影响甚大,那就是创立九品中正制。

    官居一品,一品大员,这类后世熟知的品级,就是从陈群手中诞生,虽说只是个萌芽,后世历代补充,但不得不说,它上承两汉察举,下启隋唐科举,极具意义。

    如果说贾诩是计谋型人才,陈群就是内政型人才,顾承对于这个推荐十分满意:“善!”

    蔡邕精神大振,又道:“中牟县令陈宫,忠正密谋,抚宁内外,殿下既设詹事府,两省四局,陈群任中书舍人,陈宫任门下通事,可为殿下分忧。”

    陈宫出身三流世家,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