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_第一百零一章、贤臣择主而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一章、贤臣择主而侍 (第3/6页)

   看起来都很健壮。

    看来是很忠实贯彻了陶必铨授“六艺”之学的宗旨。

    这陶必铨看起来还真的没有怎么研究举业,反而研究一些在当世儒生看起来有些不务正业的学业。

    比如说朱道桦手上的这一册书,乃是抄录了朱道桦许多发表在【日月报】上的文章,上面写满了陶必铨的注释和心得。

    除此之外,还有【大明政务官教材】、【欧罗巴政略】等。

    都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注释。

    许多内容,颇有见地。

    让朱道桦也不由得大赞超前的思维和思考。

    “先生高才,竟还是在野之身,清鞑不识真人啊。”

    朱道桦感慨道。

    其实陶必铨历史上因其子陶澍而出名。

    陶澍和湘军三杰(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关系十分密切,他在理学经世思想、改革思想、吏治思想、人才思想等方面,对“湘军三杰”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湘军三杰”可认为是陶澍思想与事业的继承者和发扬者。

    而陶澍作为陶必铨之子。

    也是陶必铨悉心培养而成。

    如此高才,却因举业不顺,只得隐居乡里,教书授业为生。

    如今则是因为朱道桦有了新的际遇,得到罗典举荐,要入明王彀中。

    “士升先生来做孤王军师如何?”

    朱道桦的军师本来是顾松。

    但是现在顾松是右丞相,显然已经没多少功夫继续给朱道桦做狗头军师了。

    过段时间顾松还要回去广州主持科举考试。

    而且现在的重点是招抚湖南。

    找个湖南地头蛇做军师,也好摸清楚湖南这地方的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