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四章、失败者乾隆 (第3/6页)
,还给全权,一个县收个三万两银子,价格可公道?” 明白了... 孙士毅心中一叹。 乾隆皇帝肯定是觉得浙江、湖北、四川、云南、贵州这些地方都保不住了。 所以打算把这些省的官都卖出去。 这大清朝买官卖官都是正常cao作。 说起来。 这捐纳入官,还是大清祖制。 这个头就是大清的圣祖,康熙康麻子皇帝开的。 三藩之乱之时。 国库空虚。 康熙就下旨。 符合条件的可以通过捐纳成为知县、州同等低品级官员。 所谓符合条件,当然是有一定要求的。 首先是要身世清白,否则把这官位卖给了吴三桂的岂不是成了笑话了。 其次还要有在仕官员的保举。 也就是家世清白、有人保举,就可以光荣的向大清朝廷捐纳一笔银子,然后就能成为为大清皇上服务的大清的官儿了。 康熙朝的时候,这捐纳的官含金量还不高,而且大多只能捐八品、九品的小官。 雍正朝的时候。 买官卖官倒是收敛了一些。 可能是在历史上最勤政的皇帝之一的雍正皇帝——可能仅次于朱元璋。 雍正可是给乾隆留下了一个非常厚实的家底。 不过乾隆是个挥霍的性格。 下江南,修园林,还接连有战争消耗。 到了现在。 清朝的国库早就没有当初乾隆继位时候那般厚实了。 所以在乾隆朝中后期。 清朝就开始逐步放宽了捐纳的范围。 文官最多可捐纳到京官正五品的郎中、地方官正四品的道员。 武官则是从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