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02章 (第1/3页)
这些年来,但凡触及科场舞弊的官员,轻则革职,重则处死。 为弊案官员求情,既触怒高澄,又惹天下学子生怨,高孝瑜怎会沾惹此事。 他将事情与宋游道家眷解释清楚,自己确实无能为力,才打发走了神魂落魄的宋家人。 过去宋游道好施刑罚,有罪没罪,也拷打一番再说。 如今锒铛入狱,封述本想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却被高澄阻止。 宋游道是条疯狗,也是忠犬,办事勤勤恳恳,无论是鲜卑勋贵,还是汉人文臣,只要是高澄吩咐,他一律重拳出击,从不担心得罪同僚。 其实最开始,高澄也有心维护,但随着宋游道过往一桩桩,一件件罪行被揭发,他也知道不能再将其留用,否则官怨难平。 宋游道被牵扯的不仅是科场舞弊、构陷同僚,更有贪腐之罪。 任谁也没想到,明面上嫉恶如仇,致力于打击贪腐的宋游道也在私底下敛财。 但一条条证据经由听望司内衙挖出,却又确凿无疑。 宋游道倒台,主持内衙的陈元康可以说是出了大力。 此前渤海人李子贞因受贿被宋游道抓捕,陈元康与李子贞是微末时的旧友,曾向宋游道请托,莫要加以刑罚,给李子贞留些体面。 事后才知道,李子贞在狱中受了严刑酷法,伤重而死。 陈元康从此便与宋游道结怨,这些年没少挖宋游道的黑料,却始终隐忍不发,他知道高澄其实根本不在意自己的心腹官员贪不贪财,相较于贪官,他更厌恶庸官。 只要有能力,有忠心,贪也就贪了,而宋游道恰恰就满足前两项条件,况且他贪污的钱财,大部分都是用来接济亲友中生活困苦之人,真把事情捅到高澄面前,估计也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