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01章 (第2/3页)
自己刚正不阿的人设,却得罪了高隆之这个真小人。 当初博陵崔氏第二房的崔孝芬拒绝了高隆之的姻亲提议,无非便是瞧不起他的出身,觉得徐隆之就是个冒名士族。 二十年前清河王元亶发动政变,事后高隆之在高澄诛杀叛党时,公报私仇,将崔孝芬一家也给加了进去。 崔孝芬是跟元亶过从甚密,但其实也罪不至死,只不过对于当时的高澄来说,高隆之可比崔孝芬重要太多,便也顺手一并杀了。 高隆之与宋游道的矛盾由来已久,宋游道行事不按规章。 高澄在洛阳的时候,宋游道尚且有所顾忌,而高澄在外征战期间,宋游道时常没有确凿证据,只是怀疑便抓捕官员,施以刑罚。 高隆之作为尚书令,在高澄离洛的时候,实际掌控洛阳庶政之人,少不了被官员们求上门。 年轻时候被人说是性多阴毒,睚眦之忿,无不报焉,但如今老了,高隆之还是想留点好名声,于是几次与宋游道约谈,希望他能掌握了证据再抓人,而不是大兴牢狱之灾,将人屈打成招。 可宋游道有陆cao做榜样,知道高澄希望强项令,便不买高隆之的账。 尚书左丞佐尚书令,总领纲纪;右丞佐仆射,掌钱谷等事,偏偏宋游道这个左丞却不卖高隆之这个尚书令一点脸面,对其所言置若罔闻,高隆之又怎能不暗生怨恨。 之所以迟迟未作报复,不过是没有捉到宋游道的把柄。 直到这次恩科,终于让高隆之以及朝中一众与宋游道结怨之人逮着了机会。 北齐陆续得到淮南、江汉、荆南,原有的官员队伍储备稍显不足,于是在建德五年另开恩科以求士。 此番应试的考生中,有一人名为王道习,东莱郡人,与宋游道是旧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