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60章 谋国 (第8/10页)
最后一丝倚仗也消失了,伪装的镇静全然不见了,在他的逼视和质询下开始局促起来,赵光义注意到,他在回答自己的垂询时,几次出现口误,据张洎说,此人能言善道,口才颇为了得,此时口吃,显然是心慌所致了。 丁承宗说完,悄悄抬眼瞟了瞟赵光义,眼神与他一对上,不由机灵一下,好象被蜇了一般,赶紧又低下头去。赵光义轻敲御案,陷入了深深的思索当中。 以杨浩原本的出身,这玉玺也不可能是他本来就有的宝物,必有一个出处,丁承宗所交待的这个出处,不像是假话,而且,如果是假话,也极易拆穿。据他所言,当时从尚波千手中偷得这枚传国玉玺后,尚波千曾派出千军万马,前堵后追,声势颇大,这么大的阵仗,当地百姓必然记忆犹新,只要派人一查便知真假。如果此事属实,那么尚波千……赵光义的心沉了下来,尚波千身怀传国玉玺,秘而不宣,意欲何为?河西陇右,何其相似?今曰的尚波千,与当曰的杨浩,又是何其的相似?朝廷想在河西扶持杨浩,削弱三藩的力量,结果杨浩扶持起来了,却因此脱离了朝廷,成为比三藩更强大的一股地方势力,如今掉过头来成了朝廷的心腹大患,陇右尚波千……莫非要故事重演么?不!同样的错误,犯一次就够了。陇右,决不能再出现第二个杨浩。 赵光义忽然想起了李继筠和夜落纥,李继筠没有听从他的摆布,拒绝出兵银州牵其一线,反而想浑水摸鱼直扑夏州,结果功败垂成,带着残兵败将退到了陇右,赵光义对此颇为不满,李继筠到达陇右后数次上书朝廷,向他乞援,都被他置之一旁,未予理会。如今李继筠兵微将寡,虽然亮明自己身份后召纳了许多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