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4章 帝王心思 (第7/17页)
们只能依靠自己,困难是更加困难了些,可是一旦熬过了这个阶段,却可以少了许多后患。我们在一统河西的战争中,每一个敌人都比我们强大,可是最后都被我们一一战胜了。以前能,现在就不能了? 把辽国这个庞然大物放进来帮助我们对付宋国,两个巨人在我们的地盘上大打出手,最先灭掉的不会是这两头猛虎,只能是我们自己,所以……不要过份寄望于外力,我们要好好算计一下,如何凭我们自己的力量,撑过这个难关。” 基调既已定下,文武们便只需要顺着这个基调来出谋画策了,一个个计划被提出来,然后又在同僚的论证之下一一驳下去,杨浩也不时插嘴,加入正方或反方的辩论。 他是大夏国的最高统治者,并不代表他是夏国文韬武略最出色的政治家、军事家,长期以来,他早已在自己的部下间养成了一种良好的风气,大家各抒己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哪怕是他亲口提出来的东西,也可以予以反驳。一开始大家还有所顾忌,现在大家都已经习惯了他的风格。 大家议论良久,杨浩忽然发现杨继业太沉默了些,他很少插嘴,只在别人提出一个新的见解的时候注意倾听一下,一旦被人推翻,他的视线就会重新投向沙盘,苦思冥想,杨浩心中不由微微一沉,杨继业可是横山前线的作战总指挥,也是他在东线最为倚重的将领,如果他对此战心存悲观消沉,那么势必影响全军士气。 杨浩开口问道:“杨将军以为,我们该如何应对当前的局面啊?” 杨继业盯着面前的沙盘两眼出神,根本没有听到杨浩说话,杨延浦忙拐了拐父亲的胳膊,低声提醒道:“爹,官家唤你。” “哦?啊!官家……” 杨继业回过神来,茫然看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