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6章 高梁河的梁子 (第4/13页)
在仍以为是赵元佐为帝,并不知晓中原的惊天巨变。 “高梁河一战,我们中了耶律休哥的计,仅此一计,一败涂地。如果朕所料不差,我们现在也可以设下一讲,北朝兵势正骄,正可一战而重挫之!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杨浩下了断语。 杨继业略一思忖道:“官家所言甚是,不过……这毕竟是我们的猜测,此计不可不用,却也不可全然依赖此计,总要做好两手准备,如果证明北朝早已知晓我国动静,并不中计,就得立刻改弦更张,中规中矩地打上一仗了。” 杨浩颔首道:“理应如此。” 他看看左右,轻轻一笑道:“好吧,就按照这个思路,具体如何行动,就由潘将军、杨将军、李将军你们三人议定,朕只有一个要求,要快,迟则生变!” ※※※※※※※※※※※※※※※※※※※※※※※※※※※※※※※※※开玩笑,身边有个潘美、还有个杨继业,再加上一个小一辈中的战神李继隆,当然,现在的李继隆刚刚出道,战阵历练方面还不够多,任何一个杰出的将领,包括辽国那边那位风头正盛的大于越耶律休哥,如果没有足够的战场历练,也未必就如历史上的他们那般杰出,但是至少眼下他们已经开始渐露峥嵘,有潘杨二将总揽全局,也不怕李继隆会有什么太冒失的决定。 既然如此,制订什么战术哪还需要他这位皇帝来露怯,他若处处指手划脚,臣子们还不好驳他,弄不好就成了第二个赵光义。术业有专攻,手下既然有了人才,这事儿还是交给专业人才为好,如果他们都打不赢,自己出面也是白给。别人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杨浩却是早对他们的能耐有了定论,当然要做个甩手掌柜。 潘美和李继隆不知他的心意,见官家如此信任,不由感激涕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