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一章 (第5/6页)
比如期举行,与初升的太阳一起,众士子登策楼。 一人一桌,没有椅子,站着考试,取顶天立地之意。 比试共分三轮,一比策,二比论,三比观,总共三个时辰。 策为策问,就是问答题的形式,属于笔试类,一人一张卷纸,十道题目,限时答完。 论是议论,考的是时事政治,主考选一个类别,可农事,可民风,可时政,然后考生作答,同样限时。 与正经的科举考试不同,策论大比的突出特点就是:简短有力,直指要害。 废话连篇? 不要! 长篇大论? 走开! 总结下来,短小精悍四个字,才是其中精髓所在。 第三场观,则是即兴选题,考得是士子们的思想深度,往年均由主考cao刀来现场选题,可今年这个任务,恐怕要交给从盛京来来的两位凤子龙孙。 选题是个烫手的山芋,可必须得接着。 选得好并不体现你博学多识,身为主考,鸿学大儒,选个题有什么了不起的! 选的烂又实在影响名声,文人争得就是口水仗,连个题都选不好!那你当什么主考! 一定骂你个狗血淋头! 可今年,正好两位皇子大老远跑来顶缸了,真是困时有人递枕头! 身为主考的翰林院方学士本来还愁眉苦脸的,现在心里却简直乐开了花,翰林院虽是内阁大臣的摇篮,但是其竞争程度相当激烈,稍有差错就会被拉下马,天下士子不把你踩个头破血流才怪! 既然心头一块大石落地,方学士看向如救火英雄一般两位皇子,神色愈发亲善起来,连忙请二位殿下上座,自己坐于下首。 他身旁是锦州布政使,对面是都指挥使宋恒,都是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