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04 (第3/4页)
他们就对各地举办的国学更是上心了,毕竟太学院的学子都是来自各地国学,只有国学的先生厉害了,教导出来的学子才会更其他人更厉害,这也导致了国学的先生学识非常渊博,源源不断的为大雍培养了诸多能臣。 “朕也是摸着石头过河,若是还有更好的法子,五哥不妨提出来。”姜元羲认真的道。 ☆、第426章 选皇夫 太学院和国学的事定下了基调,姜元羲亲自写了圣旨,交给了姜伯庸这个尚书令,尽早办好此事。 至于世家的反弹,姜元羲也有过打算,若是蹦跶得太过厉害,她不介意长安城流血。 结果并没有出现她担忧的事,世家竟然没有反对,而是诡异的沉默了下来,后来她仔细一想,倒是明白了世家沉默为何。 朝廷空缺的位置太多,科举举行在即,世家都在虎视眈眈着科举取士呢,不敢在这风口浪尖上闹腾,万一惹恼了她,下命令让他们家的子侄不能参加科举,这可是家族的罪人。 一个萝卜一个坑,早一点把坑占了,才能早点为家族谋利,反正不少世家想就算陛下开办国学,初见成效最快那也得七八年、甚至是十几年之后,到那会儿的光景是怎样的都难说呢,何必为了那么久远的事现在就闹腾上? 留给他们的时间足够多,这样的自信在三月中旬举行的科举上被打击得零落成泥。 科举取三轮,姜元羲为了更好的取能臣而不是书呆子,还召了顾以丹进宫商讨科举考核的内容,足足讨论了一整天才确定下来。 科举三轮的考题全是姜元羲亲自出的,三轮过后还能留下来的人就可以出仕,但出仕的起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