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基建的日子_第76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6章 (第2/3页)

然后承包给那些有能力修路的人家。

    她先是将修道的消息利用官府的名头散发出去,然后在消息上写明了道路承包的条件和承包后的可获利益。

    承包道路维修只需要付出承包费、修路的材料费、人工费这三样,那么在道路修好之后,便可获得所承包道路的三年内的交通费并且在这三年内,承包之人去其他的地方经行修好的道路也只需缴一半的费用。

    说道交通费,其实就是和前世的高速费一样,只要是车马在这路上过的,那便需要交上一定的费用。

    承包的人除了能够获得三年的交通费之外,所有承包者的名字都会被镌刻到路碑上,以示后人,还会被写到当地的风俗志、县志里面。

    说实话,那三年的获益对于很多商贾来说并不算很吸引人,因为按照褚琉白定下的按照里程收费的交通费,三年下来的费用固然不少,但是对于那些大商贾来说也不过就是一两个生意的事情。

    但是能够立碑镌刻和将家族、姓氏都记录到风俗志和县志里面这些条件很是吸引他们。

    对于大商贾来说,银钱已经很足够了,他们不缺钱,但是他们缺乏名气换个更准确的说法是他们缺乏能够千古流传、名扬千古的名气。

    所以再看到蕲州府开出这个条件之后,几经思量,很多人便捧着银子上门。

    最先上门的便是张家与李家了,而就在他们两家上门后,陆陆续续的也有不少大商贾上门,只是有实力承包道路维修的商贾不多,且有的还离得远,所以消息也比较滞后。

    因此差不多一月后,褚琉白第一阶段放出去的路段才全部被承包完毕。

    与此同时褚琉白的水泥厂也迎来了一大笔一大笔的订单,因为各个路段可以说是同时开工的,所以建筑队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