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_第1704章算计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04章算计 (第2/5页)

,还能促进长安的经济繁荣。

    弊端就是这些人和京中的一些人家联络有亲,入京赶考就四处托人情,打通关系,很容易引起科场弊桉。

    只是近两年倒是不虞有事故发生,毕竟皇帝和朝中重臣们都在不错眼的看着呢,想要带坏风气的人都得小心自己的身家性命。

    …………

    礼部的官员们离开太极殿的时候都很振奋,每三年一次的科举京试,这么一直办下去的话,一定能成为每三年一次的盛会。

    国家气运是怎么来的?就是在这些国朝大政中得以体现,每一次施政都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得到天下人的认同,国运自然而然便会到来。

    科举对于皇帝来说,也许只是需要仔细考量的大事之一,而对于礼部上下而言,却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

    事情办的好了,礼部官员就尽都有功。

    礼部虽然只在吏部,户部之下,但管的实务不多,权力上就欠缺一些,兵部和刑部那都是国家强力部门。

    礼部之所以能位居其上,还在于中原人看重礼仪道德,朝廷有什么露脸的事情,都少不了礼部的人来cao办。

    而礼部的人从中也只能得些苦劳,不出岔子就是胜利的那种,而且宫中有太常寺,外面有鸿胪寺,这些都是与礼部权责有所交叉的衙署,是内外相互制衡的产物。

    你看看前些时司农寺就把农事上的事情都揽入了怀中,户部说什么了没有?

    礼部的官员也有这方面的担忧,只是不如户部那么迫切罢了。

    而朝廷开科取士的那一刻起,礼部便是掌管此事的正衙,不加把劲把事情办好的话,此事完全可以交由吏部来办。

    到了那时,礼部也就在六部之中彻底掉队了……

    这就是官僚体系建立起来的好处,相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