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娱乐圈之公司倒闭三百遍_第 23 章 拍戏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 23 章 拍戏3 (第2/7页)

子姜奔的都是科班出身,北京话剧团找来的,在大银幕上是生面孔,但话剧演员的演技都是上上好的,而且演惯了舞台剧,他们的肢体语言和形体都特别有范,演什么像什么,站在那里不用台词就把人演活了。

    当然,更重要的是便宜。

    是真的便宜。

    现在还在话剧团演戏的都是为爱发电,拿着工资饿不死而已,早几年话剧快跟京剧一样了,是一种快要死亡的表演艺术,归根到底还是话剧的受众面太窄。

    另一个原因是当年,也就是八个样板戏的时代,国家主持推广话剧表演,于是各省市都有话剧团,话剧团成了国家单位,有编制,铁饭碗,但那个时代有其特殊性,老百姓家里不是家家都有电视机,电影院也不多,为了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换句话就是肚子吃不饱了精神文明要跟上,可是当经济上去之后,电视、电影等娱乐方式的增加和普及,话剧团就一下子落没了,可就算它落没了,它也是国家单位铁饭碗,就更加尾大不掉,剧团演员纷纷出走,有的就是在团里挂个名,在外面接活。

    □□十年代时话剧也搞过实验话剧,就是想试试改革,结果就像莎士比亚的荒诞剧,越搞越曲高难和,赠票都没人去看,因为看不懂。

    到底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

    开心麻花已经证实了,不是观众不喜欢话剧,也不是话剧落伍了。

    演鲁王姜元的男演员四十出头,下了戏换了衣服跟个小帅哥一样,但扮上妆上了场,站在那里就是鲁王,挺胸抬头,睥睨世界。

    演义子姜奔的站在鲁王身后一侧,歪头斜眼,一脸不善的相,一看就不是好人。但人家下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