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宋_第二百二十八章 优柔寡断的皇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二十八章 优柔寡断的皇帝 (第1/9页)

    …

    面对这越来越紧张的局势,赵桓将赵宋王朝的文武百官召集到延和殿里来商量对策。

    ——此时,赵桓君臣还不知道,黄河天险已失一事。

    面对李存摆出来的咄咄逼人之势,赵宋王朝的文武百官对于赵桓该如何应对,建议不一,又各持所论。

    有官员建议赵桓:“今乾贼兵锋已不可当,而我大宋军心已浮,若出战,望敌必溃,此乃兵家大忌也。望陛下效彷上皇西幸关中,集天下之兵,选将出师,再与乾贼决战,使乾贼匹马不得归。”

    有官员建议赵桓:“京城乃天下根本,根本既摇动,何以支撑天下乎?今京城尚有军民数百万,又有充足粮草,陛下可下令坚壁清野,使敌攻无所功,退无所掠,待敌师老兵疲,我勤王之师必到。任地时,里应外合,围攻乾贼如同驱赶羊群,乾贼必败无疑。”

    还有官员建议赵桓:“昔日,契丹拥百万之师,直抵澶渊,当时若听从避幸之请,坚壁之言,岂得天下太平百有余年?仰赖祖宗威灵,社稷之福,寇来公坚持请求皇上御驾亲征。銮舆渡河之后,我军士气大振,敌将挞揽即被射杀,辽军士气大丧,遂遣使请和,河北于是得以收复。今日之事与之相同,请陛下彷效真宗皇帝御驾亲征,此事宜速,不可缓也。”

    对于文武百官的建议,赵桓犹犹豫豫,摇摆不定,患得患失,真心是拿不定主意。

    后来,在檀渊之盟那张大饼的诱惑下,赵桓决定御驾亲征。

    为此,赵桓还令人起草了亲征诏书,诏令有司集结兵马于殿前司待命。

    同时,赵桓任命吴敏为亲征行营副使,并允许其便宜从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