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君补考,从北宋开始_第53章 忽悠前的准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3章 忽悠前的准备 (第2/4页)

    粮商们闻风而动,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从不同渠道采购着粮食。

    湖广、两江,那些盛产粮食的地方都得到了消息,汴梁缺粮!

    也有理智的,觉得这次虽然是个机会,但也存在风险。

    风险来源于朝廷的态度,主要就是看常平仓的粮食什么时候动!

    这一点傅斯年也早想到了,要想坑那群jianian商,有个人却绕不开,那就是宰相章惇。

    经过立嗣的风波,章惇事后也打听明白怎么回事了,原来竟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厮,帮自己稳住了宰相的位置。

    虽然这里面有点阳谋的味道,可毕竟是帮自己渡过了难关。

    从官家即位以后的表现来看,虽然与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圣君形象有所区别,但实话实说,章惇觉得目前的执政环境,竟然意外的舒服。

    自古以来,封建王朝其实就是两种权力在争夺主导地位,即:君权与相权。

    而其中的相权,其实也只是个抽象的称呼,更确切地说,是代表士大夫这个群体的话语权。

    本朝的文臣们最骄傲的一点在于:通过不懈地努力,他们终于为读书人争取到了应有的地位!

    从前讲究的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而在本朝,终于完成了历代先贤都未竟的事业——君与士大夫共天下!

    文臣再不用担心伴君如伴虎,也不必担心那些丘八不讲道理,随随便便就把自己给咔嚓了!

    董卓、安禄山之辈,再也没有诞生的土壤,我大宋文治冠绝古今!

    没有了宦官、外戚掣肘,文臣们可以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