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32章 (第1/3页)
文臣们看到赵意先是医学院又是军事学院的建立,深怕圣贤书被遗忘,科举文化被遗忘,故意用赵意喜欢的新闻报纸来提出创办新的书院。 对此,赵意欣然接受。 后世都有扫盲和免费的十二年义务教育,大宋人口的文盲率在她眼里不要太高!太需要书院学院扫盲了! 赵意不但支持建立新闻学院,还鼓励文臣们建立自家的私立学院,一边给大宋百姓扫盲,一边给大宋国库省钱。 大臣们起初还在担忧,私学会不会冒犯皇权,以为赵意是故意“钓鱼”,谁知他们还在犹豫时,吕建国忙完火器监的事,自己掏钱,建立了一所工学院! 这是有史以来的第一座专门为工匠设立的学校,吕建国亲自著书写教材,再重金买马骨,招到不少有家传的工匠来工学院当老师,收学生传授知识。 赵意非常高兴,大臣们不同意官办工学院,加上国库也的确不支持,赵意拿出皇帝的身份和私库去支持还是能做到的。 当赵意顶着“赵光义”的身份出现在工学院,工匠们沸腾了!大臣们也沸腾了! 必须办!再不办文学院什么都要爬到自己头上了!】 “后世似乎对工匠技术十分重视。”朱元璋摸了摸下巴,大明也有火器,他当然知道火器多好用,但是论杀伤力似乎还是不够。 “那土地/雷对骑兵有克制之力,放后世竟然是被淘汰下来的武器,真难以想象,后世使用的武器得多么厉害。” 朱元璋非常重视火器,好战的朱棣同样继承了下来,两人都对后世的火器十分有兴趣。 “也难怪会重视。厉害的工匠能做出来的神器能改变战争的胜败。” 只有文字没有图片,让两父子心里痒痒。 听到工学院,朱元璋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