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8章 (第3/3页)
“认真听听,大秦或可学。”嬴政说罢,就有大臣紧张地提起荆轲之事。 若是又有刺客借着武举来行刺,这岂不是大开方便之门? 要知道许多六国贵族本就有养游侠养剑客的风气! 嬴政却对此非常淡定:“六国贵族能给他们的,朕能给他们更多。” 不是每个剑客都是荆轲,世人所求,无非功名利禄,而他,向来能信人。 到时候人才落到他手上,还是谁的人就不一定了。 嬴政眼神瞥向默不作声的尉缭,嘴角微微一勾。 尉缭:“…………” 懂了,看上就跑不掉,跟他一样。 【说回武举,武举和殿试是武皇的创举,后世多有学习。 宋太祖赵匡胤是武将出身,并且一直渴望收复幽云十六州,因此在世时就开设了武举,来提拔优秀的武官。 宋朝的武举,结合了武举和殿试,有了武举殿试,听起来是不是更厉害更不错了? 但是没有。 宋太祖时期要求全国各地选拔武学人才来参加武举,结果最后送上的三百人只有一人符合要求,让赵匡胤大怒。 这并非是赵匡胤苛刻,而是因为这一时期的“推举”不如科举公正,“推举”权力掌握在地方官吏和大员手上,类似九品中正制,地方会故意把持人才。 哪怕赵匡胤创造一个寒门武学人才上升的途径,地方上故意不配合也是徒劳。】 天幕如此详细的一番解释,顿时让民间许多自认是武学奇才的男子义愤填膺。 “原来陛下也不是那么不重视我们,是地方上的狗官故意不让我们参加武举!” “我说太祖皇帝也是武将,怎么可能不重视武将,原来只是地方官黑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