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陈桥到崖山_重文轻武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重文轻武篇 (第1/6页)

    叛乱平了,该问责了。王全斌做为老大,私分蜀国国库,贪污公款,束兵无方,致使蜀国兵乱,当然罪无可辩。蜀国降臣们早就在赵匡胤面前告了无数状,出差到蜀地的视察员回来后也将王全斌等人不法行为尽数上报。可赵匡胤并没召回这位有罪之人。他知让这些有罪之人去平蜀乱才是最明智的,因他们心存惶恐,戴着罪立起功来当然要拼命的多。而他更不敢逼着王全斌回来,如逼得王狗急跳墙,也在成都反了可不是好玩的。乾德5年(967)正月,乱已平了,秋后该算算帐了。赵匡胤下诏让他们全部上京复命。

    有一人手脚快,先进京了,他知这事要混过去怕没那么容易。关键时刻,他要先下嘴为强。弃帅保卒。王仁赡一进京就马上找到赵匡胤,表示要转做污点证人。将王全斌等人不法行为进行了深度的揭发检举。当然对于自己问题。他避重就轻,举三为一,简略作了检讨。

    可赵匡胤是这么好骗的吗“纳李廷圭妓女,开丰德库取金银,也全是王全斌干的吗”王仁赡明白了,蜀地并不是山高皇帝远,自己一举一动全被皇上掌握得清清楚楚。不一会,王全斌等人也来了。

    1月23日,御史台直接在朝上会审,皇帝叫来蜀臣、使者当面对质。人证物证俱在,王全斌们再辩也没用。且他们早就摸准了赵匡胤脾气,他们的皇上吃软不吃硬。24日朝论定议:王全斌、崔彦进、王仁瞻3人依律当斩。可一百张大臣的嘴也抵不过皇帝一张嘴。赵匡胤是个护短出了名的人,大手一挥,全部特赦,官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