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5章 求知 (第3/5页)
的粗浅论断之外,左梦庚对国家多做了一层诠释。 他把封建君王视为私有的朝廷和万民共有的国家区分开来,也是为自己的作为寻找合理性。 毕懋康又想到了什么,忧心忡忡地道:“东林之辈,擅口舌而轻实践,非成事之机。汝与之行此险要,只怕难逃覆辙。” 他是想起了自己的老师李廷机。 对的,就是那位历史上写辞呈最多的庙祝阁老。 万历年间,东林党要推李三才、郭正域入阁,为此发动舆论,掀起骂战。 李廷机脸皮薄,受不了,只想辞职了事。不愿意被万历驱使,和东林交恶。 结果万历不许,李廷机一气之下,就搬到了寺庙里居住,什么也不干,只写辞呈。 前前后后五年时间,他一共写了123封辞呈。 万历也是个心硬的,就是不批。 最后李廷机彻底崩溃,顶着抗旨的罪名,自作主张地跑回老家去了。 难得的是没有被万历追究,居然平安无事。 与毕懋康说起朝局时,对皇帝、对东林党,李廷机可谓是满腹怨言。 加上这些年亲眼所见,毕懋康也觉着东林党打嘴炮一流,惯会作对,却鲜有实事,不得不提醒张继孟一句。 张继孟却呵呵一笑,话里藏锋。 “彼东林而非此东林,又或者说,不如弄个新东林。” 一股电流刺激的毕懋康寒毛皆竖,浑然没有想到张继孟等人野心如此之大。 可仔细品味一番,此举却是大善。 东林已经烂了,再抱着这颗烂树,除了跟着腐朽,也不会有什么伟业。 何不如另起炉灶呢? “因此尔等舍弃中枢,专攻地方?” 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