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2 (第2/4页)
的专精在政治,而不是文学,祭辞这种正式场合的公开文件,不能引经据典还情有可原,要是出现了文法上的错误,甚至写错了神明的名字,那就不只是尴尬了。 我将自己誊抄的祭辞念完就扔进火盆里烧了,若是真有神明收到,希望不要嫌弃我的字写的丑。毕竟三十年硬笔书法和三个月软笔书法,怎么看都是前者更美观。 在念完祭辞后,我的事还没结束。我还得一跪三叩的给神明上香,还要将供奉在祭台上的清水给大臣们每人洒一点,寓意着沾染神灵的灵慧,去除心中的污浊,新的一年继续做一个好官。关于洒水出了一点小插曲,因为送到我手上的水只有一个饭碗那么多,但有百多号官员,我省了再省,就差拿指尖沾一点湿气就往臣子的身上擦了,等到赐福了一半多人,碗还是空了。 这个时候我有点慌张,感觉自己可能搞砸了,哪晓得突然跑来一个太监,提着水桶给我碗里倒了一瓢水!事后陈福还和我解释,那桶水本就摆在祭台上,也算是供奉过了的。我听后竟无言以对。 初一的祭祀在赐福群臣这一环节结束后也就差不多收尾了。然后就是初二,初二是新年的第二天,新年的第一天安排给了神灵,那第二天就是属于凡人的。虽然大殷律上明文规定了,百官的假期从除夕夜开始,到正月初三结束,但基本上都是除夕就沉浸在节假的气氛中,到了初二就要开新年第一场大会朝。 这个朝会的场面就极为盛大了,文武千官岁仗兵,万方同轨奏升平(唐,张的),不同于除夕的宴会,这种纯政治性的场合,没有美酒佳肴,没有轻歌曼舞,不论是文武百官,还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