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_第二百七十六章 提前被发现的阴极射线!(7.8K)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六章 提前被发现的阴极射线!(7.8K) (第9/11页)

   要知道。

    带电粒子会在电场磁场中会偏转,这个概念正是由他本人发现的。

    可惜当时自己为了研究地磁垂直分量的问题,放弃了继续提高真空管精度的想法。

    从而与一个如此重要的成就失之交臂。

    在他对面。

    看着面色阴晴不定的法拉第,徐云的表情有一些唏嘘。

    选修过物理史的读者应该都知道。

    法拉第在1838年研究辉光效应的时候,其实是有观测过真空管在电磁场中的情况的。

    但由于真空度问题,荧光最终没有偏转。

    这里用另一个例子解释可能更好理解一点:

    荧光就好像是一队士兵,听到命令后就要立刻前进十米。

    要是在旷野....也就是完全真空的环境中,这队士兵自然会轻松完成命令。

    但若是他们身处人海,每个听到命令的士兵都要推开身边的人群才能向前进,那就非常麻烦了。

    人群密度不高的话可能只是有些困难。

    但人群一旦特别密集,士兵们别说前进了,甚至只能被人群裹挟着漫无目的地四处乱走。

    而真空管中的空气分子就是人群,电场就是荧光偏转的命令。

    实验用的真空管,就相当于不同人群密度的条件。

    法拉第当时7%真空度的真空管依旧相当于闹市,所以荧光并未有波动。

    加强的盖斯勒管则可以达到万分之一真空度,荧光偏转起来就非常容易了。

    更关键的是......

    与原本历史不同。

    在今天之前,徐云已经用光电效应证明了电磁波的存在。

    因此对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