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43章 (第1/3页)
然而我细细看过之后,却大失所望,或许我从来都不是维特这种性格偏激敏感的人,我完全感受不到这本曾以连锁反应引发多起自杀事件小说的魅力,我无法理解维特行事的逻辑,嗯,说完全不能理解也不对,我应该是能够理解,但现实生活中绝对不会想要理解这种人。 小说一开头我就看到一个女孩子仰慕他,他却以此为乐,我认为稍微有点良心的人都做不出来这种事,之后他爱而不得,我更是觉得他活该。 说是怀才不遇,但他受不了公使们处理问题的方式自作主张却又不能服众,又怎么能说是怀才不遇? 小说中维特结识了一个寡妇家的青年长工。这个长工爱寡妇爱的几乎发狂,在遭到寡妇和其娘家的拒绝后杀死了寡妇家新雇的长工,并且说出‘谁也别想娶她,她也别打算嫁给任何人’。维特认为杀人长工的遭遇与自己多有类似,便拼了命为其辩护。 要我说,那个被杀的长工又何其无辜。 还好维特在那个时代并无用武之地,不然以他所说的‘如何公正得了’,他一旦发光发热,同时代不知道要产生多少冤假错案。 他不善良、不正义、并不是非分明,这些问题对我这样的一个读者来说,其实都不构成什么问题,关键是,他如何能那么无能还自诩清高? 维特他根本不是为爱而死,倘若他不是在事业上遭受了堪称毁灭性的打击,他根本不会选择死。 拿着相思之人未婚夫的枪自杀,还要在遗书里说明他是为她而死。 明明不是! 他不会不知道绿蒂(维特单思之人)并不希望他自杀。 阅读到最后,我甚至觉得维特这家伙是我比我更加人渣的人渣,根本无法与之共情。歌德怎么敢在小说前言里说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