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年_分卷阅读15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54 (第1/4页)

    十年代,沿海城市有一些年轻人,特别聪明,也特别能吃苦,他们明白光靠打工是富不起来的,一定要自创品牌,自己当老板做生意,才能成为所谓的“人上人”。但是那会儿,大家都很穷啊,启动资金从哪里来呢?部分年轻人乘船出海,在香港、澳门、台湾换购收音机等物品,走私回大陆买卖——这是冒着生命危险在赚钱,被抓到的下场就是枪毙。

    游走在黑色地带里,留存下来的商人之一,正是温容科技的董事。

    傅承林联系上了这个人。

    那位老先生不愧是在商场中摸爬滚打过几十年。他行事沉稳,语声和蔼又平静,傅承林从他口中套不出什么话,索性问:“您最近有投资需要么?我可以把我们公司的盈利分析成绩表发您一份。”

    老先生说:“不投喽,人老了,赔不起。”

    傅承林并未放弃:“36%的回报率,比温容科技更划算。”讲完,他挂断了电话。

    然而,老先生没有回拨给他。

    老先生这条路走不通,郑九钧那边倒是初见成效。他的朋友们推荐给温容科技的破烂项目被接受了,温容科技在语音识别领域的人工智能研究又被曝光造假——他们雇佣一批同声传译,假装是公司的人工智能机翻。但只要接触过自然语言处理的人都知道,完美的机器翻译,离不开强大的语料库。而这正是温容科技所欠缺的。

    短时间内,温容科技股价下跌。

    傅承林联系到另一家互联网巨头,对方有意愿吞并温容科技公司。傅承林还找好了投行的朋友,只等着他和温临之间的战线拉长。

    但是,几天后,温临的父亲竟然登门致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