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稻城的雪_在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在吗 (第1/21页)

    掺的太明显,极易为明眼人士识破,如果改用此法,那就骗的读者晕头转向了。先说蒸吧,既名曰蒸,当然要有水,如「原汁牛rou汤」,多有招来的诱惑;蒸完了,拼命拨锅铲,乒乒乓乓的炒上一记,有快速的节奏感,丰富的动作感,使读者几乎忘掉前面已经加水;紧跟著,在放水煮它一阵,最后来个紧煨慢炖,以四个不同的趣味,达到掺水于变化之中的目的。

    第十三法,曰「秃场,利己而不损人,何乐不为?这类文写多了人抬人,水抬船,使你身价上涨;别人提起,至少会说你是某某大师的朋友也。

    第十四法,曰「浓妆抹艳法」。

    尽量把单一的名词,加上众多形容词,形容词不够,再加上副词,还不够,再加上比喻,使字数越多越好。时下稿费,每字一元,如果遍地洒了一块钱,你捡钱还怕弯腰吗?再说,如今讲究化妆,尤其是夜晚,装要画的浓,「却嫌脂粉污颜色」的时代,早就过去了,你化妆再浓,没人说你是吊死鬼。

    古人写文章,当然也形容、也化妆,但那是古典式的,搽胭脂抹粉而已,添不出太多字数,远不如现代化妆,像汽车上漆一样,左一道,右一道,前后能花七八道手续。写掺水文章,写到这种程度,算是已臻化境矣!你以种类言,可为老眼、小眼、大眼、圆眼、单眼、双眼、人眼、狗眼、猪眼、猫眼、阴阳眼、眯眯眼、龙眼、金鱼眼、杏眼、桃花眼、色眼、瞎了眼、斗鸡眼、风流眼、千里眼、翻白眼、轻眼、黑眼、烂红眼等等。

    这只是原始材料,还没经过化妆呢!假如先在情节上略有安排,使得大眼瞪小眼,狗眼看人,人眼看狗,桃花眼吊风流眼,青眼对上白眼;前台的戏已经开锣了,你这化妆师就有得忙了。

    古典式的化妆,浓不到哪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