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0节 (第1/6页)
郗归曾告诉谢瑾,她还是孩童之时,就曾伏在郗岑膝头,听他讲起祖父登坛慷慨、三军争为用命的故事。 但这个故事的结局却并不美好。 平叛之后,功劳卓著的郗照被封为司空,位列三公,加侍中衔,更封南昌县公。 然而,没过多久,郗照就被建康城中的世家参了一本,解了八郡都督之职。 那一年,谢怀亲自教五岁的谢瑾读《春秋》。 谢瑾问父亲:“‘王贰于虢’何解?《诗》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岂可称天子贰于臣下?周平王不过削减了郑武公些许权力,怎就落了个堂堂天子与诸侯交换质子的结果?” 谢怀默然不对,犹豫了良久,方才开口答道。 “于郑武公这样的霸主而言,进远比退容易得多——进,或可加官晋爵;退,便是万劫不复。形势如此,由不得人。” 他抚了抚胡子,叹了口气,徐徐说道:“可是,对天子而言,是万万容不得这样的权臣的。凡物莫能两大,若使杀生之机、夺予之要专在大臣,君主便难免会有失驭强臣、自亡齐斧的忧患。” 谢瑾想到时事,抬首问道:“圣人解了郗司空八郡都督的职位,便是为了防止人臣凌主吗?” 谢怀本不欲言,但他深知,谢家的未来恐怕要系在这个早慧的孩子身上。 于是他看着谢瑾,正色说道:“玉郎,你要记住,江左没有真正的天子。眼下的情形,不是人主扼制权臣,而是权臣与权臣角力。郗司空为了江左的安定,甘心退一射之地。至于司马氏,元帝因人成事,便要付出代价。江左,是世家的江左。” 很多年过去了,谢瑾依然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