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八章 海上之盟 (4) (第2/6页)
的划分,临事时再具体商量,但暂且先以古北、松亭及平州东榆关为界,此其二也。要约之后不可与契丹讲和,此三也。西京管辖的蔚、应、朔三个州,离南朝最近,我朝将来举兵欲先取此三州;其余西京、归化、奉圣等州,待你方抓获天祚帝后再交割与南朝,此四也。两国方以义理通好,将来本朝取了燕京,你方还要巨额钱物,此无义理,应该消减,此五也。事定之后,当于榆关之东置榷场,六也。” 完颜粘翰被赵良嗣一番话说得混头晕脑起来,心想,这不都是议定了的事情嘛!其实,这是赵良嗣故意拿话来绕完颜粘翰。 很明显,第三条不可以单方面与契丹讲和,早就说定了,是废话。第四条南朝先取河东蔚州、应州、朔州,是闲谝的话,因为上述三州距宋近,宋随时可取,且无牵挂。第五条要求消减岁币,数额难定,也是扯皮。 其实,只有一、二、六这三条,才是赵良嗣要说的真实目的,就是要向大金索要燕山东部平营滦三州。 赵良嗣之所以讲废话、扯闲谝儿,就是为了把水搅混,把完颜粘翰给绕糊涂。赵良嗣以为,女真人憨实,好糊弄,故此如此动起心术来。 赵良嗣所讲的榆关,并非是今日之山海关,而是今日之秦皇岛市抚宁区榆关镇,若是两国在榆关以东设置榷场,那么,榆关以西的地方自然就是宋朝的了。 这是赵良嗣在给完颜粘翰挖坑。 完颜粘翰没悟出这个道道,随口答道:“贵使所言都好,凡事都可商量,不合适的待除去便是。” 赵良嗣得到完颜粘翰这个答复,大喜,赶忙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