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晴湘西之青囊书院_097腹中铜匣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097腹中铜匣 (第4/6页)

铜匣子里捞了出来,甚至还晃了晃掂了掂。

    “听这动静像是骨头。”

    楚门烈说着便将皮囊交给了封门仙,那皮囊看起来鼓鼓囊囊的,其实并不重,囊口用兽筋牢牢扎着,一时难以解开。封门仙掏出贴身的藏刀将兽筋挑断,整个皮囊瞬间三开,里面登时露出一大堆散了架的白骨,其中有三只头骨,乍一看倒像是人骨。

    “这是猿猴的骨架,共三只,只是这袋子里为什么装着猴子的骨架啊?”

    封门仙一边自言自语,一边在一堆白骨中翻检。皮囊里除了白骨,还有一些饰物,有穿在金环上的兽牙,还有散碎的玉璧,最显眼的是一个黑色蟾蜍的小石像。张门治捡起一串金环,又取过一只头骨细看了看,便道:“这是夷人给山神造像配戴的饰品,这些不是普通的猿猴,是山魈。”

    鹧鸪哨闻言搭眼一瞧,只见袋中的白骨形状奇特,头骨大,臂骨长,腿骨短小,若说是孩童的骨骼吧,牙齿又对不上,由此可见绝非人骨。古籍有载,山魈身材矮小,长臂似猿,黑面白毛,张门治生在滇境,又常在山间林中打猎寻兽,他既然言之凿凿,那这东西八成就是山魈。

    传说山魈能通人言,可于山中行风布雨,古人常常将其误认为是山精或者山鬼。然而铜匣子里为何装着三幅山魈的骨骼,却又让人实在难解。

    蓝蛤蟆,山魈骨,各个匪夷所思,众人无奈之下只能将目光转向铜匣子中最后一件器物——一块鹅蛋大小的、腊封的玉石。

    那腊封破损了一块,露出了底下的玉石,在磷筒下显得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