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五八五章 档次差距 (第6/9页)
话,可到了校园里不管老师还是同学几乎没人喜欢至少不会多在意一个“文静”的孩子,学习成绩很好反而还会成为减分项。而同校高年级的另一个台湾女孩,虽然是小学毕业了才过去并且语言都不太过关,但因为很活泼甚至开放就很受欢迎。 在比较孤独的青春叛逆期,偶像就成了一种精神寄托,这也是肖乔虽然不愿意太靠近歌迷但也尽力尝试用积极态度去影响青少年的原因。要说清这个问题肖乔又要往前推,她四岁多到美@国,说是不怎么记事其实很多事情在脑海中留有画面,比如第一天去幼儿园就被日裔老师打听家庭情况…… 从到美@国第一天,学习就是肖乔全部,英语要抓紧学,而语文的要求更高,整个小学和七八年级肖乔放学回家后就是马上拿出中国的语文教材读写背,这种情况一直到高中才因为父母的妥协而结束。 别人的艰苦回忆在杨景行这成了好笑,还要跟肖乔对一对:“少年闰土学过吗?” “故乡。”肖乔点头:“鲁迅先生真的很了不起。第一次读到闰土把把碗碟埋在灰里似懂非懂,我爸爸跟我说了很多原因,我也以为那种悲哀不会再有,可是越长大越发现人没变,灰里的碗碟变了。” 杨景行便不敢再多话文学的事,回键盘上了罢。 顺着制作人弹奏的旋律,肖乔坦诚自己成年之前对中文歌曲的记忆就只有儿歌,到了美@国尤其是三年级搬了家上了更好更美@国化的学校后,接触的全是美@国流行音乐,可是家里的文化审查又比较严格,像是小甜甜那种在父母眼中都属于不自尊自爱了,更不会同意孩子参加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