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章 南京事,南京毕 (第1/8页)
阎应元等人,原本对沈树人而言,只是《明史》上的一个个名字。 除了知道他们在民族气节方面很靠得住,其余才干、统兵等各方面实际才能,沈树人一无所知——也就一个阎应元,能确定是带点“统帅光环”的。 坐下来深聊了一次后,沈树人的认识才变得丰满起来,那些名字也才变成一个个有血有rou的真实形象。 顺带着,一个招贤纳士、培植势力的战略规划,也在他脑海中渐渐清晰、越来越完善。 离开南京吏部衙门时,骑在马背上,沈树人就忍不住想: “今天被我招揽到手的,都是原本历史上南京沦陷后、帮扶鲁王政权抗清的忠臣义士。 之前咱也在徐石麒那儿看过其他一些官员的资料,也都是忠义可靠之人,可惜如今官位就已经偏高了,不是咱一个五品知府可以劝诱的。 比如历史上因为唐鲁内斗、而被张名振攻杀的唐王系将领黄斌卿。这人虽死于内战,但抗清态度还是坚决的。只可惜现在就已经是宁绍台参将了,比张名振官职高了整整三级,我根本没资格拉拢他……” 想到这儿,沈树人内心也总结盘点出一个规律: 历史上后来南明鲁王系的将领,相对而言如今普遍级别最低,因为鲁王的正统性较低,势力和根据地也小,能吸引到的人才少。 之前就已经官居高位的人,说不定历史上在南京沦陷时就投降了,熬不到投靠鲁王,这里面存在一个逆淘汰的过程。 唐王手下的人才,如今的官职就比鲁王系的人稍高一些,潞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