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师尊解衣袍_第15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章 (第2/3页)

野哗然。

    如今,状元郎成了南魏首富,家产悉数由女儿去打理,自己则回到颍州老家颐养天年。

    老爷子年轻时勤勤恳恳攒下万贯家产,年迈之时反倒开始挥金如土——他先是自掏腰包改了河道,硬生生为身处内陆的颍州打造出港口码头;然后又广修道路,将颍州变为四通八达、交通便利之地。至此,颍州已大变模样,成了南魏一处重要的商贸城池,人口翻了一倍不止,几乎所有南来北往的商贩走卒都要来走一遭。

    然而五年前老爷子又添壮举——他买下颍州十分之一的地界创建了「天韵阁」。

    仅一间酒楼便能占下一座城池十分之一的面积,这倒也是闻所未闻。

    孟君轲一路快马加鞭,赶到颍州城外之时已是华灯初上。两人尚未看清城门上的“颍州”二字,倒是相隔甚远便早早注意到「天韵阁」的牌匾。说是牌匾倒也有失妥当,因为这几个字并非印刻在木板之上,而是独立悬于空中。

    这字足有十人高不止,由打磨至薄如蝉翼的汉白玉石拼接而成。据说光是打磨玉石这一道工序,便聘请了百余名工匠,耗时近一年才完成。不过最妙的当属其中的镂空设计,用以安置天韵阁特制的香蜡。

    每至夜晚,万千烛火亮起,玉石愈显莹白透亮,如同悬于空中的皎皎白月。清雅的香气自烛火袅袅升起,顺着光亮四溢,甚至隐有白雾氤氲堆积似云群,仿若置身仙境。

    远处瞧着便是壮观不已,但当真正踏入天韵阁之后,饶是自幼鼎铛玉石长大的孟君轲,都不免有片刻失神。

    这里的每一砖每一瓦皆有琉璃金箔镶嵌,在玉石牌匾的莹莹光辉映照下愈显华丽夺目。座座高耸入云的楼阁之间皆以天梯连通,且每座天梯皆以不同材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