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之五 犟主考不取偏点魁 (第1/5页)
李彦直和蒋逸凡考完了第一场,受卷官就在收上来试卷的卷面上盖上印章,写上姓名,然后由外帘的弥封官把姓名封了——这份试卷因用墨笔写的,所以叫墨卷。墨卷送往誊录所后,誊录生用朱笔抄写成一个副本,这个副本因是用朱笔抄写,所以叫朱卷。朱卷出来之后,再由对读生将正本、副本对读,确定誊录生抄写无误,才在这朱卷上盖上弥封,誊录生和对读生都要戳印衔名——这是实名责任制度,这份卷子要是出了事情要找他们的。做完这些之后,才将朱卷与墨卷送往收掌所,核对朱墨卷的红号无误,又将两卷分开,墨卷在外帘官处存好,朱卷送提调堂挂批。 朱卷一送到内帘,乡试的主考和副主考在内监试官的监督下,召集十六房同考官,先抽签分配试卷,然后主考官出示自己拟作的程文——也就是本期考试的标准答案给各房同考官,并提出取卷的要求。 各房同考官带了朱卷、程文,各自回房阅评,若是见到中意的卷子,就用青色墨笔加以圈点,并作评定,然后移交副主考,这叫荐卷,若成了荐卷,这举人的功名,就有五六分了。副主考看了,若也中意,就在荐卷上批一个取字,然后送正主考,若得了这个“取”字,这举人的功名,就有八九分了。主考阅卷后若也觉得满意,就会再批一个“中”字——那这举人的功名就到手了! 以上就是乡试的审阅流程,会试也大同小异。因为规章如此之严密,所以真想要在考试之后出猫,那非得把整个考场内内外外的关系都打通了才行。又由于每个环节的责任都落实每一个人,各个环节的官员要助人出猫,风险甚大,这也增加了收买他们的成本。就是主考官自己,取录了文章之后,也不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