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神很佛系[高燃]_第24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41节 (第2/6页)

文明生存的痕迹。

    漆器、壁画、木器、几何印纹陶、陶、石、骨器等各种不同质料的古文物,也有汉文明的栽培粳稻、上百支数千年的多音阶鹤骨笛等。

    而且有一些价值很高的物品。

    比如某个船上春秋时期的竹简,由宽约2指、长二尺多的千片竹千组成,刻字干净利落,又经过特殊处理,90%字迹清晰可见。

    上面的字一半大篆,西周晚期普遍采用的官方字体,内容是《连山易》部分,一半是象形文字,和水族文字类似,类似于写读书体悟。

    基本可以确定了,这是水族早期的鬼书,水族的发展和百越果真有关,而水族鬼书的灵感起源和《连山易》有关。

    “南越之地虽乱,但以寮为尊,春秋战国时期,缚娄、阳禺、欢兜之国都源于寮。”张仪看了一眼秦始皇,继续讲史,“七国很难扩张岭南地区的国土,正是因无法战胜缚娄国、阳禺国、欢兜国,尤其是缚娄国,他们很强。”

    秦集合七国力量硬生生啃下南越这个硬骨头,也让本国兵力元气大伤,‘三年不解甲驰弩,使监禄无以转饷’,财力也大伤。

    最可恶的是——秦朝最后打下了,却成就赵陀这个百岁南越武帝。

    秦始皇面无表情散发冻死人的冷气。

    “父王计深远。”

    一路的近距离相处,已经让公子扶苏摸出一套父子相处方法,他周身情绪由墓里的悲伤绝望消极,到如今的温润平静。

    的确,正是秦始皇的统一南越,才让岭南板块首次回到华夏的统一政权,也只有集合七国之力,才能艰难地战胜当时的南越各国。

    秦始皇统一华夏有功,对秦朝弊大于利,烧史有过,对秦朝利大于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