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6 (第2/4页)
然也有所偏好,断句时难免会加上自己的理解,还不如集众人所长,聚在一起集思广益来的好。 左相抚摸着胡须犹豫,毕竟他身上左相职位的担子也不轻,只是这事对于他一个儒家出身的文人太重要了,左相思虑再三,冲赵燕歌一拱手道,“陛下,容许臣一段时间,再来为陛下为朝廷效劳。” “左相你就安心做这件事吧,朕和众大臣们都等着你回来。” 朝中离了左相,同为三公之一的御史大夫就顶了一个上来暂时接替左相的职位,被称之为“代左相”,御史大夫们原本就有“副相”之称,职务交接的异常顺利。 为了让左相做好这件事,赵燕歌还特地给左相拨了专款,并发布告示于咸阳城,鼓励天下文人踊跃参与进来。 时下瓷器的风波还没有过去,不少贵族和赶来长见识的人还停留在咸阳城内,听到四世发布告示,纷纷跑过去围观。 告示上面写明了左相要负责的事情,告诉大家这不是一个人就能够办到的,不拘道、儒、法、名、兵、农百家,皆可参与进去,并态度诚恳的请求有识之士前去左相那里为天下文章的断句出上自己的一份力。 赵燕歌的这张告示出的让不少文人心潮涌动,恨不得立马就去左相那里报名参加,而不同于那些纯粹的文人们,六国贵族们皆想起了很久以前,那个秦朝还未一统,文人的圣地:稷下学宫。 稷下学宫也是这样,不拘哪一家哪一派,都可在那里畅所欲言,舒展自己的理想,那是文人们心中的盛世,哪怕举办稷下学宫的那个国家已经被秦朝吞并,也在文人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久久不能忘怀。 而现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