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二二章 唐僧(7)天庭之议,佛门出手 (第3/7页)
外,还能有什么特殊之处?”玉帝反问,又言:“当年,金蝉子在洪荒有点儿名声,但还没有真正崭露头角,便在一次脱壳中被接引师兄度入西方,此后他以西方教身份行事,与其他大教多有争端,颇为不和。如今,怎的能让那头牛乖乖听话?” 太白一边沉思,一边回应:“陛下可还记得,唐僧曾在通天河底明悟剑道,引动剑气。” “自然记得。” “陛下,也许那通天河中的剑气,另有玄机?” 玉帝却是摇头:“太白,你也是古往今来罕见的剑仙,通天河中残余的剑气有没有玄机,你难道看不出来?” 太白微笑:“陛下太过抬举老臣了,老臣已经多年不曾握剑,对剑道颇为生疏了。” “哈哈,非我抬举,是你太过自谦。”笑罢,玉帝正色:“这头牛跟在师兄身边许久,若唐僧只有剑气残余在身,那必然逃不过他的双眼,能叫他如此听话,背后必有主因。再则,先前金兜山上那头青牛也不是个好相与的,可唐僧偏偏能让青牛心甘情愿地给他做陪练,难不成他还和大师兄有关系吗?” 闻听此言,太白眼中闪过几丝疑虑:“陛下,老臣也到了这一点,可心底却着实想不通透。” “是啊,朕也不明白为何会如此。但不论如何,现在可以确定,唐僧是个聪明人,往日也许沉浸佛经,可一经悟道之后,心思陡然转换,不仅行事风格大变,还看穿了西游背后之根由。” 太白也道:“的确如此。依老臣所见,唐僧更有一颗不甘平静、不愿逆来顺受之心。否则,当日也不会与观音菩萨言语交锋,明暗相争了。” 玉帝放下玉杯,拊掌而笑:“朕以为,他是明白了自己在西行中的特殊身份和地位,于是颇为有恃无恐。” 太白:“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