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69章:既原始,又不原始。 (第2/8页)
一批粮船出发,第二批和第三批需要准备的事情依旧很多,不过,朱塬这些日子也开始抽出时间规划一直在酝酿的另外一件事。 简单两个字:捕鱼。 这么说显得太没水准,专业一些,应该叫‘渔业生产’。 关键是生产! 今天就是其中一节。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朱塬之前对海洋捕捞的了解……基本上没了解,因此,最近都是从零开始。捕捞工具、捕鱼种类、大小鱼汛,如此种种。 了解越多,思路也越来越清晰。 午饭罢,打发走华高,朱塬来到内宅,没有立刻转向东屋午睡,而是来到西间的书房,重新浏览最近搜集整理的各种资料。 打算最近几天就拟订一份完整的方案送去金陵。 说起这年代的渔业生产,朱塬觉得,可以用短短一句话概括:既原始,又不原始。 原始在于,首先是这年代的渔业生产力,低,非常低。 近日收集到的一些数据,整个舟山渔场区域,根据元廷强制按照渔船摊派用于腌鱼的盐引的规模,再考虑到其中使用私盐乃至直接鲜食鲜销的份额,往大了一些估计,也只有300万斤左右。 三百万斤,乍一听很大的一个数字,换算成几百年后的计量单位,其实只有区区1500吨。 朱塬可是大概记得,后世全球每年的海洋捕捞总量达到上亿吨级别,而那怕中国一国,也有1000万吨上下。 相比起来,守着中国最富饶的一片渔场,年产量1500吨,听着就像玩笑一样。 这却是事实。 而且,了解到这个事实,朱塬也终于明白,曾经老朱为何会那么毫无负担地宣布迁界禁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