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52,蓝图远景 (第3/7页)
中,蕴含着丰富煤矿资源的莱茵兰,却成为了普鲁士国力腾飞的“外挂”,从此把一个土地贫瘠的农业国变成了欧洲最强大的工业国之一,这算是历史上最大的失误之一了——不过这也没有办法苛责梅特涅,毕竟就算是再怎么厉害的人,又怎么可能预料到重塑了整个世界的工业革命呢?科学的伟力,让一切阴谋和算计都变成了笑话。 而对知道了这一切的艾格隆来说,逻辑就非常清楚了—— 他不能坐视德意志的统一——所以必须重点打击普鲁士——普鲁士国力腾飞的奥秘在于莱茵兰——所以必须把莱茵兰同普鲁士剥离出来,恢复到1815年之前的状态。 就算不能由法国吞并,至少也要在那里成立一个独立的德意志邦国——就像当年拿破仑皇帝成立的威斯特伐利亚国一样。 而这也不是完全不可思议的。 在这个年代,德意志民族主义还没有高涨到可以洗刷掉之前历史矛盾、宗教矛盾的地步,莱茵兰对普鲁士的新教、普鲁士高压的官僚主义都深恶痛绝,对柏林并没有多少认同感可言——那位1818年出生在莱茵兰的伟大导师就是其中典型的例子。 既然他们成为普鲁士的臣民只是历史的偶然,那么艾格隆如果能够制造另外的“历史偶然”的话,情况也许就会截然不同。 当然,这也不是说说就能行的。 他纵使已经将普鲁士视作了自己最大的敌人,但现实情况是他还不能轻举妄动。因为现在的人们肯定不知道两次世界大战的恐怖,他们只会记得拿破仑战争时代的恐怖,如果艾格隆乱动,那么人们下意识地就会将他看成是敌人。 这就像是一个连环套,如果艾格隆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